“不砍树也致富”、“林业生态也致富”,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很多的村民都有这样简单的认识。村民康海福就是近年来靠发展林下养殖业增收的农民之一。这个地处大山深处,以种小麦、土豆为主,靠天吃饭的村庄,如今,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通过林权抵押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已成立多家特色种植养殖合作社,全村林业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万。
近日,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林场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场正式投用。这个养殖场的建成突破了国有林场经营机制不活、林场职工收入单一的体制机制,实现了国营林场“生态公益服务+发展生态经济”的双向经营模式的转变。
我省在巩固“东部沙棘、西部枸杞”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南部藏茶、河湟杂果”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全省森林、湿地、沙漠等自然生态景观,积极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继续扶持国有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发展林下产业。2014年以来,全省实现林业产值近38亿元,全省86.65万户农牧民直接受益资金达到8亿元。
伴随我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省林业工作把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作为总攻方向,在积极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量的同时,“民生林业”正在向“山绿、林密、民富”方向发展。
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一系列科技支撑的结果——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科研专项“青藏高原野生五裂茶藨子繁育及藏药成分研究”、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跨区域项目“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分改造技术推广”通过国家林业局中期评估和专家现场查定;青海省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专项“枸杞规模化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柴达木枸杞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顺利实施……
近年来,我省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发挥项目技术集成、示范与带动作用,有效解决了林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培养和壮大了全省林业行业人才队伍和农民技术人员,让林业生产和管理人员感受到了科技的支撑和助推作用,让周边群众看到了项目本身显现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激发了农民投身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在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提高了林业产业科技附加值,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林农增收。
据调查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国家林业局等单位的林业科研项目43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3项。截至“十二五”末,全省林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比“十一五”分别增长了8.1%和10.7%。通过项目实施完成示范造林16590亩,建立苗木繁育基地4860.5亩,繁育各类苗木710.5万株。
其中,乌兰县林业站承担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肉苁蓉人工接种技术推广”跨区域项目,采用引进消化吸收、联合科研单位开展试验研究与推广示范等方式,引进外省科研成果,在梭梭树基部挖坑进行人工接种,种植肉苁蓉1500亩,14万穴。经县林业部门调查,如今,生长种植的肉苁蓉已顶出地面,生长旺盛。肉苁蓉人工接种成功,为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沙区资源开发利用、沙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在青海湖沙区樟子松造林技术示范区,海晏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采用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相结合、裸根苗与容器苗造林相结合,插杆造林和植苗造林相结合的沙区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结合项目实施重点推广高寒沙区乡土造林树种乌柳植苗造林、乌柳深栽造林、沙地柏容器苗造林和流动沙丘尼龙网格沙障固沙等多项组装配套技术,对改善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高原沙区生物多样性,预防国际重要湿地青海湖免受风沙危害起到重要作用,为青海湖周边环境保护和沙区治理提供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通过《柴达木枸杞良种选育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枸杞规模化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科研推广项目实施,成功选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枸杞新品种“青杞1号”和两个枸杞良种,总结出了苗木繁育、丰产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通过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有机枸杞栽培示范基地建设和《有机枸杞栽培技术规程》、《有机枸杞加工技术规程》制定,促进了枸杞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互助土族自治县林业站承担完成的《高原生态经济灌木树莓种苗繁育与栽培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已推广到周边地区,推广面积达5000多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产值高达3500万元,市场效益非常可观……
全省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平明显提升,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林业管理能力显著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林农群众的生活逐步改善……近年来,青海林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与此同时,以林业良性发展为依托,以高科技支撑的我省生态林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可以说,今天的青海,看山,青山叠翠;看路,绿树相随;看城,城在绿中;看村,村隐林中……绿色,俨然已成为高原大地上的鲜艳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