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最开心的是老百姓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网      发布日期:2017-01-10      浏览次数:2870次

最开心的是老百姓

——江西省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站能力建设纪实

 

  中国绿色时报1月9日报道 在江西,送科技下乡早已常态化。
  近4年,江西省财政共拨付专项经费700万元,用于实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站能力建设”项目。全省已完成和正在实施这一项目的市、县级单位共51家,累计帮扶各地建成林业特色示范基地72个,培养林业科技示范户、企业和合作社265户,培训林农超过1.3万人次,送科技下乡120次。
  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负责人表示,科技推广就是要把致富最实用的技术送到农民手中,通过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引导和带动,帮助更多农民脱贫致富。
  现代设备提升效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办公设备,没有实验室、培训室,怎样才能更快捷地掌握林地情况,将科技成果更便捷地送到农民手中?江西是林业大省,沿着山头地块调查、挨家挨户传授显然不切实际。
  怎么办?借助“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站能力建设”项目,全省51家单位迅速行动,4年来,80%的推广站已配备了培训室和实验室,共采购投影仪、复印机、全球定位系统、湿度检测仪和土壤养分速测仪等设备400套(台),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无人机等也摆上了办公桌。
  萍乡市林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在林业技术服务过程中,常常遇到示范基地面积较大、地形复杂、林木品种多的情况,使用无人机后,再也不用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间摸索了,通过航拍可以全面掌握水土流失、林木修剪、林业有害生物等情况,可快速、准确地根据实情提出合理措施,既省时又省力。
  科技下乡富民暖心
  林业技术推广站的服务效率提升后,最开心的是老百姓。
  全南县镇头村古坑小组的邓和平是兴林致富的典型。老邓家有13亩油茶林,多年来亩产茶油始终没超过30公斤。这几年,在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的指导下,老邓实施了铲山、补植等一系列改造,2016年茶油产量接近亩产50公斤,增收1万多元,占全家年收入的1/3还多。
  在江西,老邓致富的故事不是个例。近年来,全省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站争当林农的贴心人,结合林农实际需求,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送科技下乡、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扶持了一批带动作用较强的示范户,帮扶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示范基地。
  信丰县的黄诗峰是林下经济示范户。他原本是建筑商,2011年流转了3000亩阔叶林,在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的指导下,将林下经济发展得有声有色,还聘用了当地50岁左右的10多名农民在山上做工,使年纪较大的农民在家门口解决了生计问题。
  示范基地建设也各有特色。吉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连续两年指导吉水县汇丰农林有限公司深耕杉木基地,总结推广了“毽子栽植法”,即栽植深度达苗高的1/2-2/3,露出地面部分呈毽子状,完成杉木良种造林1050亩。目前,造林仅两年的杉木平均树高已达到行业标准3年的树高,为助推全省林业良种良法和提高森林质量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据统计,近4年来,全省各林业技术推广站共培训林农超过1.3万人次,印发技术挂图和“明白纸”等资料超过6万份;培养林业科技示范户、企业、合作社265户,经营面积达3万亩;帮扶建设油茶、杉木大径材、花卉苗木等示范基地72个、面积达4万亩。
  科技推助精准扶贫
  2016年,江西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可科技推广如何实现精准呢?
  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的做法是,让科技特派员打通科技创富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在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还要在生产关键时期进行技术指导,并针对示范区生产实际,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实现精准对位。
  崇义县的贫困户刘顺生,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但事业心强,对种植南酸枣情有独钟。近年来,在县林业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他掌握了南酸枣培育和林下套种等多项实用技术。目前,他种植的118亩南酸枣都已挂果,按每株产果10公斤、每公斤3元算,年收入就达3.54万元。加上林下种植和养殖,他的年收入已突破5万元。
  摘掉贫困户帽子的刘顺生,还带动周边农村30户贫困户种植了650亩南酸枣。他希望进入盛果期后,大家都有钱盖楼房、买小车。
  精准扶贫不只是帮助个人脱贫,也要助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2016年,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派出技术人员对信丰县2万亩油茶精准扶贫示范区开展了技术服务,推行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共试种山稻、藤茶等2100亩。2016年11月,山稻喜获丰收,藤茶种植成功。
  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负责人表示,点穴的根本在祛病,扶贫的目的在脱贫。精准扶贫就是要突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真正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奔富路。
<!--div class="zerenbj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