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做好山水这篇大文章 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网      发布日期:2017-05-04      浏览次数:3146次

做好山水这篇大文章 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

张建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林业精准扶贫工作,明确指出: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这个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林业扶贫的重要作用,为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提供了一条重要路径。各级林业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扶贫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林业精准扶贫的巨大潜力,充分发挥林业精准脱贫的特殊作用和持久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林业精准扶贫具有巨大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贫困地区发展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我国90%的国家级贫困县分布在山区、林区和沙区,林业具有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中大有可为,也必将在巩固脱贫成果中大有作为。
      林业扶贫是实现扶贫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成效精准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林业发展的重点在山区、林区和沙区,林业干部职工与农牧民联系紧密,特别是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中,他们通过走村入户、丈量退耕地、勘界确权等,摸清了贫困人口底数、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摸清了林业市场状况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培育林业产业更容易让当地群众接受,项目安排更加适宜当地资源状况,扶贫措施更加符合地方实际,脱贫成效也将会更加精准。
      林业扶贫是林农群众最易接受的就业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贫困群众虽然生活艰难,但故土难离观念很重。要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在本地创业,这是短期内增收最直接见效的办法。林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资金、技术等就业门槛很低,可以为贫困林农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成护林员等林业工人,实现就地就业。贫困林农长期生长生活在山区林区,对育苗、栽培、管护等林业生产,对林药、林果、林菜、林菌等林下种植业,对林蛙、林猪、林鸡、林兔等林下养殖业,都很熟悉。对他们来说,这种就业方式更容易、更直接、更可靠,不用背井离乡便能够实现就业创业。
      林业扶贫是实现生态和脱贫双赢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态就业,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又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收入。贫困地区大多生态脆弱,生存条件较差,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在这些地区,大力发展林业,不仅可以生产更多更优质的无污染产品,不断增加林农收入,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生态承载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中西部很多地区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沙漠旅游、沙区体育等,找到了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路子。
      林业扶贫是持久巩固脱贫成果的平台载体。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必须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否则可能导致重新返贫,甚至可能造成新的贫困人口。林地和林木是山区林区农民的重要资产和生产要素,是保持收入持续增长的源泉。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工程,很多贫困地区种植了大面积的经济林果、木本粮油,发展了林下经济、竹藤花卉等适合当地的林业产业,甚至培育出了生物质能源和新材料等新业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林果、木本粮油逐渐进入盛果期或高产期,林业新业态发展将会越来越精细。这是持久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确保不重新返贫的重要载体。
      二、林业精准扶贫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林业部门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林业扶贫思想,切实增强林业扶贫工作的政治责任,按照“生态护林员精准到人,退耕还林精准到户,金融扶持精准利益分配机制,定点县精准摘帽时限”的“四精准”策略,扎实做好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开展生态护林员扶贫,精准带动108万人脱贫。针对全国6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山区又是林业生态建设主战场的实际情况,我们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双倾斜”,将营造林、森林抚育、森林管护等建设任务直接安排到贫困户,提高贫困户的劳务收入和受益水平。特别是以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为重点,以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又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为对象,采取村民推荐、集中公示、县乡审核等选聘程序,在中西部21个省(区、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了28.8万名生态护林员,既有效保护了地处贫困地区的大江大河源头和深山远山的天然林、公益林,大幅度降低了森林火险发生率,也帮助贫困人口实现了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精准带动108万人脱贫。
      开展退耕还林扶贫,精准安排72.9万贫困户任务。我们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将2016年退耕还林任务1335万亩中的80%重点安排到可退面积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的贵州、甘肃、云南、新疆、重庆等省(区、市)。各省(区、市)将任务优先安排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县级财政第一年将每亩800元的补助直接打入贫困户一卡通,第三年、第五年验收合格后再分别打入300元、4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共安排72.9万贫困户退耕还林任务414万亩。同时,我们还将造林与扶贫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造林劳务扶贫,有效增加了贫困人口收入。
      开展木本油料产业扶贫,精准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保障贫困人口真正从林业产业中受益,我们统筹安排林业资金,对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各地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建立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的地方将林业补助资金作为贫困户的股份,投向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参与劳务,按股分红、按劳取酬;有的地方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对贫困户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栽植后分户管理,自行收益;有的国有林场将适合种植油茶核桃的林地,按照一定标准委托给贫困人口种植,种植后采取自主经营或委托林场统一经营,按不同经营模式、比例分红,使得贫困户受益期可达30年。
      开展定点扶贫,精准帮扶确保按期完成摘帽任务。我们制定了《国家林业局定点扶贫帮扶计划》《定点县“十三五”林业扶贫规划》,确定对贵州省独山县和荔波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和罗城县林业定点帮扶思路,提出了帮扶4个定点县按期摘帽、2020年之前巩固脱贫成果的重点任务。为确保完成摘帽任务,2016年我们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4个定点县落实中央林业资金1.9亿元;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4个定点县签署合作协议,为基础设施、易地搬迁等项目发放贷款17.83亿元。
      三、扎实推进林业精准扶贫工作
      林区沙区是扶贫的主战场,林业精准扶贫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聚焦目标、攻坚克难,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林业扶贫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定点县林业扶贫任务,使林业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让林业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产业。
      扩大生态护林员规模。从调查摸底情况来看,各地对生态护林员需求规模远远大于目前护林员人数。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协调增加中央财政资金,扩大护林员选聘规模,扩大护林员管护范围,将范围扩大到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湿地、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区域。同时,强化对已上岗护林员管理,建立护林员培训管理、定期考核、工作保障、资金管理使用、督查考察制度,提高护林能力和效率。
      扩大退耕还林贫困人口覆盖范围。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力争到2020年,将符合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年度退耕还林任务继续重点安排到832个贫困县,由贫困县林业主管部门委托乡镇林业、国土部门确定可退耕地块,将地块涉及的贫困户优先纳入退耕计划,把退耕还林任务安排给更多贫困户。乡镇林业工作站技术人员将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指导贫困户发展适宜种植的经济林,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加强林业金融创新扶贫。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发展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积极落实还款期最长30年、宽限期8年、基准利率、中央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政策,争取2017年落实林业扶贫贷款300亿元,启动实施林业PPP扶贫试点项目4—5个。
      加大定点县帮扶力度。龙胜、罗城、荔波、独山是国家林业局的定点帮扶县,目前4个县约有贫困人口近20万人,精准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对这4个县贫困人口进行林业扶贫情况建档,一户一户地摸情况,一户一户地制定方案,一户一户地采取措施,帮助实现精准脱贫。“十三五”期间,争取定点县中央林业投资翻一番,确保定点县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抓好林业科技扶贫。针对贫困地区林业发展缺技术、缺人才的现状,动员全国各级林业部门科技力量,通过开展推广实用技术、建立示范样板、选派扶贫专家、培养乡土能手、培育特色产业和构建服务平台等林业科技扶贫行动,推动技术定向推广、项目精准落地、专家精准对接,充分发挥科技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优势和作用,实现生态保护脱贫、产业特色脱贫和科技精准脱贫。
      切实巩固林业脱贫成果。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搞好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地生态恢复,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国土绿化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加稳定的就业岗位。加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森林管护、防火和接待服务,增加劳务收入。指导贫困户发展适合贫困地区种植、市场需求旺盛的特色林果,通过林下种植、养殖等多种途径,促进贫困人口在多环节获得收益,巩固脱贫成果。(作者:国家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